泉源:哈尔滨电气集团公司
浏览量:
宣布时间:2013-05-07
4月27日,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一季度行业信息转达令人喜忧各半。
喜的是,我国大中型钢铁企业终于扭亏为盈,去年四序度全行业亏损的阴霾终于散开。
忧的是,行业效益稍有转机,产能就快速释放,一季度天下平均日产粗钢居然创出历史新高,这连忙导致社会库存高企,钢厂实现利润再次逐月下滑。
彷徨在盈亏生死线的中国钢铁工业,对市场供需已经极端敏感,任何风吹草动,都可能成为“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”。然而,多家权威机构都体现,中国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将恒久一连,海内钢材市场也将恒久供大于求。
在产能过剩的大配景下,钢厂怎样才华顺遂踩过盈亏生死线、生涯下去?“政府之手”又该怎样应对“市场之手”?
钢企:从“时机时代”到“谋划时代”
“需求疲软、产能过剩,行业由‘盛夏’走向‘严冬’,钢企也必需转变生涯之道,扬弃已往一味靠规模、靠产量的老套路,重新学‘冬泳’。”中国冶金妄想院院长李新创说。
许多钢厂认真人以为,“冬泳”最基本的行动要领,是本钱控制。
“2012年,面临全行业亏损的时势,武钢能够守住微利底线,要害在于实验低本钱制造。”武钢集团总司理邓崎琳以为。每年仅长江运输本钱一项,就要比沿海兄弟企业横跨30亿元的武汉钢铁集团,在2012年的“严冬”中居然实现利润17亿元。
以300万吨小产能跻身海内吨钢利润前十名的山东石横特钢,从梗塞“跑、冒、滴、漏”为主的勤俭办厂,正转变为员工起劲加入的、依赖手艺和治理提升推动本钱降低。
刷新工艺流程可以降本钱。武钢炼铁厂突破古板的高炉“精料目的”,最大限度地增添低品位杂矿及二次资源用量,使铁本钱每吨降低约100至200元,整年控制本钱约16亿元以上。
推广节能手艺可以降本钱,2012年唐钢本部使用二次能源发电25.3亿千瓦时,近三年能源本钱累计降低40亿元。
别的,增强装备治理、镌汰备件消耗、镌汰企业库存,甚至缩减“三公经费”等,都可以降低钢企生产谋划本钱。
“关于钢企而言,本钱的减法就是效益的加法,现实上,恒久处于粗放式生长状态中的钢铁工业,也简直保存很大的刷新空间,有许多潜在的利润增添点。”河北冶金工业协会副会长宋继军说。
李新创以为,自觉增强本钱控制,是市场倒逼钢铁行业转变生长方法的起点。“本钱控制有底线,要想从基础上提升钢企的生涯能力,必需对原有的生产组织形式举行周全刷新,扬弃纯粹以生产为中心的组织形式,转而构建谋划效益最大化的组织形式。”李新创说。
事实上,2012年天下大中型钢铁企业主业周全亏损,非主业施展了“救命稻草”的作用,依赖非主业尤其是投资收益,80家重点钢企才实现微利15.81亿元。
“要在邪恶的情形中走下去,钢铁企业就要将对标挖潜事情做到极致,将工业链延伸到止境,将拓展新市场纳入生长战略,将衍生品运作为避险工具,将市场研究事情提高到新水平。”资深钢铁剖析师薛清静建议。
“总体上说,在现在需求缺乏与供应过剩的市场名堂下,优势钢企和劣势钢企将会加速分解,强者更强,弱者更弱,一部分‘弱不禁风’的企业将在大洗牌中被镌汰。钢铁行业已从一个时机时代转向谋划时代,从已往的‘需求性增添’转化为‘竞争性增添’。”宋继军说。
政府:转变政府职能,使用市场机制化解产能过剩
虽然钢铁产品已经完全市场化,民营钢企更是各处着花,但钢铁行业的生长始终受到各级行政实力的深刻影响。“面临空前的钢铁产能过剩,光靠钢企自救,显然缺乏以解决问题,政府怎样指导应对,也是企业能否度过危局、转型升级的要害。”李新创说。
一定水平上,唯GDP的行政审核模式,是导致钢铁产能过剩的主要缘故原由,国务院生长研究中心工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说。钢铁属于资金麋集、劳动力麋集型行业,可以大幅发动地方GDP、税收增添。在此驱动下,地方政府通过土地优惠、税收减免、投资津贴等种种方法来吸引企业,甚至使用行政手段对钢铁项目直接干预,造成了投资行为的扭曲和投资预期的改变。有些企业投资不看重项目自己的盈利性和生长远景,而是看重项目背后的土地、矿产等资源。
从2011年下半年最先的钢铁行业“不赚钱却猛投资”征象,就充分印证了这一点。近两年来,在钢铁行业一连微利甚至亏损谋划的条件下,钢铁行业的牢靠资产投资却一连稳步增添。
着实,早在2009年,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就引起业内高度关注,国家在钢铁工业生长妄想中明确提出要抑制产能过剩。可在GDP和税收的诱惑下,许多地方政府“上有政策,下有对策”,不但盲目上马新项目,还对高污染、高耗能企业“睁一只眼、闭一只眼”,降低了工业门槛,加剧了产能过剩。
李新创先容,现在的钢铁项目投资审批体制对小企业项目往往放任掉臂,造成许多项目未批先建,加剧行业无序盲目生长,导致产能过剩;而对大企业投资项目往往举行严酷的审批,且批复周期长,经常导致市场机缘及工业结构优化调解时机的错失。
“要想破解钢铁产能过剩,基础出路是要转变政府职能。” 冯飞以为。政府不要再去取代企业管投资、管效益,要充分验展市场的调理和矫正作用。
转变政府职能,并不料味着政府可以“不作为”。
政府应高度关注地区的社会效益、环保效益,严酷落实节能环保政策,以此制约和镌汰落伍产能,冯飞以为。
李新建设议,政府要为现有产能建设“退出援助机制”。钢铁工业是资源麋集型工业,牢靠资源规模大、比例高,加上手艺重大性、装备专用性以及就业职员众多等,这不但使企业自动休业记挂重重,也令吞并重组本钱重大。对此,政府应当尽快探索在市场公正原则下降低企业休业本钱、吞并重组本钱的援助机制,别的还要培训失业员工,资助其再就业。
化解产能过剩,还可以从翻开下游消耗市场着手。以钢结构的应用为例,美国60万座桥梁中钢结构桥梁占33%,日本13万座桥梁中钢结构桥梁占41%,而我国59万座桥梁中钢结构桥梁占比缺乏1%。“国家应当尽快完善钢结构应用标准,增添科技投入以尽快提高国产钢结构产品质量和价钱。”李新创说。
中钢协常务副会长朱继民说,化解钢铁产能过剩,最终要运用行政的、执法的手段营造公正的市场竞争情形,通过公正的市场竞争来实现工业的结构升级。
值得兴奋的是,这些意见已经最先逐步落实到政策层面。
去年中央经济事情会上,有关向导明确体现,将通过“四个一批”化解钢铁行业产能过剩,即起劲扩大海内需求,消化一批;加速实验“走出去”战略,向外洋转移一批;优化组织结构,通过吞并重组整合一批;严酷环保清静能耗准入标准,镌汰一批。
“走出去”:从纯粹的找矿,变为涵盖采矿、炼钢、销售的全工业链输出
钢铁是我国最早市场化、周全开放的基础工业领域之一。要破解钢铁产能过剩、度过行业“严冬”,不但要在海内想步伐,还要眼光向外,走出国门“做文章”。
矿石资源受制于人,是我国钢铁企业本钱高企的主要因素,也是促使我国钢企“走出去”的最初动力。较早将眼光投向外洋的武汉钢铁集团有限公司,以较低的投资额度锁定外洋权益资源量数百亿吨。现在小投资换来大回报,武钢已成为全球钢铁制造商中拥有矿石资源量最大的企业。2012年,武钢运回权益矿780万吨,外洋资源板块实现利润4亿元。
受海内产能过剩的重压,我国钢铁企业的“走出去”已经最先由纯粹的找资源,逐渐向涵盖采矿、炼钢、销售的全工业链输出生长,以缓解海内市场的谋划逆境。
2012年出口钢材5573万吨,同比增添14%;入口钢材1366万吨,同比下降12.3%。今年一季度,钢材延续出口增添、入口降低态势,累计出口钢材1443万吨,同比增添18.8%。其中我国对东友邦家出口钢材445万吨,占到总出口量的30%。中钢协市场部认真人先容,这延续了近两年我国对东盟出口钢材的一连增添趋势,也切合目今全球钢材消耗向东南亚等新兴市场转移的总体态势。
增强与下游企业战略相助,“手拉手走出去”,已经成为钢铁企业开拓外洋市场的新途径。在海内钢材市场竞争强烈、下游行业加速“走出去”的大情形下,钢铁企业与海内下游行业企业实验团结体“走出去”,发动钢材间接出口。据不完全统计,2012年我国间接出口钢材约9000万吨,远大于直接出口的5573万吨。
到外洋去办钢厂有利时机也已经泛起。一方面,我国钢铁工业在海内继续扩大生长的空间已经缺乏;另一方面,钢铁企业的生长没有国界,中国钢企应当勇敢走向国际舞台,一直提高企业竞争力。从这个角度看,中国钢企“走出去”,既是消化海内产能的主要战略,也是中国钢铁行业自身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。
着实,破解钢铁产能过剩的种种起劲,就是我国转变经济生长方法的详细实践,钢铁行业能不可闯出一条路来,业内、业外、海内、外洋的因素都很主要。
(本文章摘自《人民日报》 作者:鲍丹)